查看藏品相册

战国 青铜剑

  • 编号:G52424D9
  • 年代:春秋战国
  • 收藏者:霄汉收藏馆
  • 尺寸:长56厘米

青铜就是铜、锡、铅3种元素的合金。青铜制作的武器远比非金属武器使用方便,具有更大的杀伤力。由于铜加锡或铅的比例不同,致使合金硬度也不同,青铜武器需要坚韧、锋利.

          博物馆馆藏   (马踏飞燕 甘肃博物馆馆藏)

青铜   就是铜、锡或铜、铝的合金;或铜、锡、铝3种元素的合金。青铜制作的武器远比非金属武器使用方便,具有更大的杀伤力。在制作青铜制品中,由于铜加锡或铝的比例不同,致使合金硬度也不同,青铜武器需要坚韧、锋利,因而就比制作容器等器物多加锡或铝。关于制作不同种类青铜制品的合金比例,在战国人所作的《周礼·考工记》中已有明确的记载。

青铜制武器主要品类有:戈、矛、戟、钺、刀、剑、铍、镞等等。其中青铜剑在青铜武器中独具特点,许多都属国之重宝。

青铜剑,是佩带的手持短兵器。佩剑不但可防身,而且也代表了佩剑者的等级身份,并炫耀富有。

青铜剑主要由剑身与剑茎两部分组成,每一部位都有名称。剑身前端称锋,剑体中线凸起称,脊两侧成坡状称,从外的刃称,合脊与两从为。剑把称。茎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。茎和身之间有的有护手的,格又称(璏)。茎的末端常有圆形的,首又称。茎上有的有圆形的。茎上常以绳缠绕,绳称为。剑鞘也谓之。短剑也称。考究的青铜剑的首与格等常以玉质作成,这种剑,一般则称为玉具剑

春秋晚期至战国可说是铜剑最发达的时期,除个别地区的剑反映了地域或民族风格外,形制上一般都开始定型。春秋晚期的铜剑,绝大部分都有剑首,并普遍出现了剑格,但具剑箍的还较少。长度一般都要在40-50厘米以上。有名的越王勾践剑、吴王夫差剑、吴王光剑等等,都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。这些宝剑制作精美,表现了卓越的制作工艺。东周青铜剑,以吴国、越国的最为上乘,《周礼·考工记》载:吴越之金锡,此材之美者也。战国铜剑有了长足的发展,数量特别多,这与当时战争的增多和加剧有着直接的关,但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形式的变化,即车战转化为徒步战,在短兵相接中,剑就会起到重要作用。这时的铜剑一般都较长,有的长度几近100厘米。一些铜剑,常伴有漆制剑鞘出土。有的在剑茎上还缠有缑(丝绳)。铜剑上有铭文的也较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编辑)